首页中文有码中文字幕20|日本在线一区二区|91香蕉宅男在线免费看|最新在线午夜不卡视频

  • <cite id="srede"></cite>
    <noscript id="srede"></noscript>

    號稱幾塊錢就能買冰箱、手機等 真營銷還是假廣告?

    2018-07-09 15:58:18  來源:中國新聞網  


    [摘要]  原標題:號稱幾塊錢就能買冰箱、手機等 真營銷還是假廣告?  “幾塊錢就可買冰箱”、“廣告不標注&lsquo;廣告&rsquo;字樣”等,近來,記者對互聯網平臺...

      原標題:號稱幾塊錢就能買冰箱、手機等 真營銷還是假廣告?

      “幾塊錢就可買冰箱”、“廣告不標注‘廣告’字樣”等,近來,記者對互聯網平臺廣告的一些現象做了調查與梳理,重點有這幾大類,你看看,碰到過嗎?

      網絡上出現的“9.9元買冰箱”、“9元手機”宣傳或廣告。來自網絡截圖

      幾塊錢買冰箱、手機, 虛構價格吸引用戶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近來,在多個互聯網平臺,甚至微信朋友圈出現了“9.9元買冰箱”或“9元手機”的宣傳或廣告。但有的點擊進去就提示用戶下載APP進行注冊。

      記者在后續(xù)體驗中發(fā)現,實際上,在有的電商平臺上根本就沒有所謂9.9元的冰箱或手機,便宜的也得大幾十元。

      其實,這類詞不達意的廣告并不算少,還有廣告顯示點擊進去就抽獎,有機會得88元。事實上,點擊進去后可能抽到的是88元的優(yōu)惠券,還是滿減券,這意味著有使用門檻,并非實實在在的現金。

      電商行業(yè)分析師魯振旺表示,低成本的誘導式營銷短期內吸引了用戶,但是讓平臺失信的方式得不償失,最終用戶還是會流失。

      漢盛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李旻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首先這是一種促銷行為,從合同法的角度上,是對用戶發(fā)出了一個邀約,但用戶過去后卻不提供同樣描述的產品,構成用戶欺詐,根據廣告法相關規(guī)定,發(fā)布的廣告也屬于虛假廣告。

      資料圖:2017年5月11日,警方向媒體介紹涉案的虛假保健品。 中新社記者 陳驥旻 攝

      不標注“廣告”字樣,或“廣告”字樣難辨

      記者在調查中還發(fā)現,在互聯網上,很多平臺發(fā)布的廣告真假難辨。有的“廣告”兩字非常小,有的“廣告”兩字顏色和廣告banner背景色一樣,不仔細看根本就看不出來。

      2016年9月1日起實施的《互聯網廣告管理暫行辦法》第七條規(guī)定,互聯網廣告應當具有可識別性,顯著標明“廣告”,使消費者能夠辨明其為廣告。付費搜索廣告應當與自然搜索結果明顯區(qū)分。

      實際上,記者觀察發(fā)現,在多個搜索引擎中,付費搜索雖然標注了“廣告”,但表現形式和自然搜索幾乎無異。

      “我們判斷廣告的辦法是,排在搜索結果前幾位的一般是廣告。”有用戶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這樣表示。

      某廣告中出現的“全國最好”字樣。截圖

      廣告中出現違禁詞、禁賣品

      除了不按照規(guī)定標注,更甚者,部分互聯網企業(yè)投放的廣告中出現“迷藥”等禁賣品;部分廣告中出現侮辱英烈內容。目前一些電商或互聯網企業(yè)已被監(jiān)管部門要求進行了整改。

      記者近日調查還發(fā)現,現在依然有不少廣告違禁詞出現在互聯網廣告中。

      7日,記者在某搜索引擎搜索“全國最好的整形醫(yī)院”,就出現一則廣告,廣告內容中含有“全國最好”字樣;在某奢侈品電商平臺,商品描述出現“國寶級”字樣。

      有意思的是,還有的商品名稱中就含有“最佳”兩字,比如“最佳寶貝 bestbaby”紙尿褲,對不知情的用戶來說,或頗具迷惑性。

      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的規(guī)定,廣告中禁止使用“國家級”、“最高級”、“最佳”等用語。

      資料圖:有著“中國民營醫(yī)療之鄉(xiāng)”之稱的福建莆田巿東莊鎮(zhèn)。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

      很多醫(yī)療廣告“搬家”移動端

      在這些廣告中,有一類廣告比較特殊,那就是醫(yī)療廣告。此前百度就因為醫(yī)療廣告問題出了“魏則西事件”、“血友病吧事件”,并遭到了有關部門的約談。

      《互聯網廣告管理暫行辦法》第六條規(guī)定,醫(yī)療、藥品、特殊醫(yī)學用途配方食品、醫(yī)療器械、農藥、獸藥、保健食品廣告等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須經廣告審查機關進行審查的特殊商品或者服務的廣告,未經審查,不得發(fā)布。

      記者觀察發(fā)現,幾乎所有的搜索引擎都涉足醫(yī)療廣告。雖然有企業(yè)表態(tài)不再做,但僅指PC端,移動端依然有醫(yī)療廣告出現。有的互聯網平臺幾次因醫(yī)療廣告遭約談,雖當時表態(tài)會整改,但后續(xù)依然“舊病復犯”。

      《人民日報》6日發(fā)表評論稱,一些媒體平臺為了廣告費、競價排名等利益,放棄了把關人的職責,為假醫(yī)生、假專家背書站臺,消耗了平臺的公信力,更傷害了整個社會的誠信。(記者 吳濤)

    編輯: 陳晶

    相關熱詞: 不標注“廣告”字樣 或“廣告”字樣難辨  廣告中出現違禁詞、禁賣品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