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薛瑩:“小鉚釘”里的“大情懷”
“我對奮斗的理解就是,始終不忘航空人的初心,堅守工作崗位,對產品質量負責,為建設航空強國不懈努力。”10月1日,獲得“最美奮斗者”殊榮后,航空工業(yè)西安飛機工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航空工業(yè)西飛)國際航空部件廠鉚裝鉗工薛瑩告訴記者。
一句話,道出了她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和付出。
熟悉薛瑩的人都說,她是個不折不扣的“細節(jié)控”。自1992年參加工作以來,她就不停地和飛機上的鉚釘“較勁”,一次次讓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2000年,27歲的薛瑩就任垂尾前緣班班長。而垂尾前緣,正是飛機結構件中最難做的部分。
當時,波音公司在航空工業(yè)西飛訂購“波音737-700”飛機垂尾前緣時提出,蒙皮不許有絲毫劃痕,更不許打磨。而最讓西飛人想不到的,就是“五磅大拇指力”的要求。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就是在裝配時,將7.2米長的前緣蒙皮與前梁結合,一頭用一個螺釘固定住,另一頭只需用一個大拇指以小于5磅的力輕輕一摁,蒙皮與前梁上的300多個孔就必須“同心”得嚴絲合縫、毫厘不差。
怎么辦?只有迎難而上!
此后幾個月,迎接薛瑩團隊的是繁重的工作和沒日沒夜的試驗。他們嘗試改變鉚接順序,最大限度消除蒙皮應力;不斷改變工藝方法,優(yōu)化加工流程,使蒙皮裝配后力量分布均勻、保持一條直線……
終于,到了結束試制、進入生產的檢驗時刻。波音公司代表伸出大拇指輕輕一推,300多個孔全部“同心”。
“OK!”波音公司代表露出了笑容,對薛瑩團隊的工作成果十分滿意。
2005年,薛瑩所在的班組被命名為“薛瑩班”。一直以來,“薛瑩班”堅持簡單的事情認真做,把“鉚釘精神”發(fā)揚到了極致。截至2019年3月,該班組滿足了波音737垂尾項目月均36架份的生產交付要求,贏得了業(yè)內的認可與好評。
薛瑩所做的,遠不止這些。
近年來,她不僅呼吁職業(yè)女性“自尊、自信、自強、自立”,還積極參加助學幫扶活動和關愛殘障兒童活動;履行人大代表職責,積極為航空發(fā)展建言獻策;用心用情反映訴求、宣講政策,努力服務好每一位工友……
隨之而來的,是鮮花和掌聲。9月25日,繼“全國勞動模范”“航空報國杰出貢獻獎”“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質量之光”年度質量人物等榮譽后,薛瑩又榮獲“最美奮斗者”稱號。
“一架飛機上有上百萬個鉚釘,而每個鉚釘?shù)馁|量都會影響飛行安全。作為新時代的航空人,我愿意做這樣的鉚釘,和同事們一起堅守在崗位上,繼續(xù)奮斗、圓夢航空!”薛瑩說。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