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有码中文字幕20|日本在线一区二区|91香蕉宅男在线免费看|最新在线午夜不卡视频

  • <cite id="srede"></cite>
    <noscript id="srede"></noscript>

    秦嶺深處:一分朱鹮舞 一分香稻谷

    2020-06-11 09:11:41  來源:陜西日報  


    [摘要]6只野生朱鹮救助后放歸,現場一片歡呼。...

      6只野生朱鹮救助后放歸,現場一片歡呼。

      “大家現在看到我手里拿的顆粒飽滿的大米叫作鹮鄉(xiāng)米。由于這里的水稻生長環(huán)境沒有污染,人為干擾因素小,能為朱鹮提供良好的覓食環(huán)境,所以稻田里產出的大米與野生朱鹮息息相關。”

      6月7日,在漢中市洋縣華陽街村的一片水稻田邊,一場別開生面的直播正在火熱進行著。直播的主角是著名企業(yè)家馮侖,他坐在稻田旁,通過網絡互動的方式向觀眾介紹稻田產出的大米。在他身后,不時有飛舞的朱鹮闖入鏡頭,這一獨特的景致吸引了不少網友線上觀看。

      馮侖正在進行的直播是由阿拉善SEE西北項目中心發(fā)起的“鹮田一分”活動中的一部分。在帶貨直播環(huán)節(jié)中,馮侖的金句引得大家拍手叫絕,該環(huán)節(jié)售賣的公益產品所得將全部用于秦嶺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

      “鹮田一分”項目是阿拉善SEE西北項目中心的企業(yè)家們與陜西省林業(yè)局合作的朱鹮棲息地農田濕地生態(tài)保護項目,該項目通過修復農田,在朱鹮活動區(qū)的每一畝稻田中留出一分田作為朱鹮的覓食區(qū)域,覓食區(qū)不進行任何農業(yè)生產活動,但保持常年蓄水,并定期投放泥鰍、魚蝦等水生物,為野生朱鹮提供充足的食物來源,在改善和修復朱鹮棲息地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同時,實現了朱鹮種群數量和農戶收入增加的雙贏。

      美麗的朱鹮在稻田上翩翩起舞。

      洋縣是秦嶺四寶之一朱鹮的故鄉(xiāng)。夏日,群山青翠、綠水長流,廣袤的綠色大地上不時飛過幾只朱鹮,它們身姿優(yōu)美,破空長鳴,令人驚艷。這里空氣濕潤,在稻田之上,勤勞的村民們正在下地插秧,他們一邊勞作,一邊觀望著前來游玩的人們,臉上露出了淳樸的笑容。像是被人聲所吸引,又有幾只朱鹮飛來,站在不遠的田間探頭打量,它們時而低聲細語,仿佛在相互訴說著什么。

      今年是阿拉善SEE西北項目中心“鹮田一分”項目開展的第三年。為了達到更好的公益?zhèn)鞑バЧ?,活動特別邀請阿拉善SEE生態(tài)協會第四任會長馮侖加入直播,特邀秦嶺大熊貓文化全球推廣大使、知名主持人孫維助力,一同為保護秦嶺發(fā)聲。通過名人效應,用當下喜聞樂見的直播方式喚起人們保護大秦嶺、珍惜朱鹮的意識。此次直播包括“大咖”帶貨賣大米、野生朱鹮救助后放歸、插秧體驗等環(huán)節(jié),精彩紛呈的活動引得現場游人歡呼聲不斷。

      當活動進行到放生6只野生朱鹮時,現場的空氣安靜了下來,人們屏住呼吸,一同等待朱鹮重新飛回秦嶺家園。這些曾受過傷的野生朱鹮經林業(yè)局的救助,已經恢復了健康,現在可以重回大自然。起初,朱鹮在籠中有些害怕,不愿意出來,人群中開始有人輕喚“飛吧!飛吧!”隨后,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把朱鹮從籠子里抱出來,朱鹮在萬眾期待中展翅高飛。它們穿梭在群山間,環(huán)繞在綠樹里,遠處的朱鹮被同伴吸引,也迫不及待地飛了過來。青翠的秦嶺山中綠意盎然,美麗的朱鹮伴著人群的歡呼聲翩翩起舞。

      野生朱鹮重回秦嶺深處,見證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喚起更多的人對大秦嶺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意識,呼吁人們用實際行動去保護朱鹮、善待朱鹮,為守護人類共同的家園——大秦嶺而不懈努力。孫維看到了這一幕后動情地說:“無論是朱鹮、大熊貓或是其他秦嶺深處的野生動物都需要我們人類來保護,保護它們,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

      歡天喜地來插秧,又是一年播種希望的時節(jié)。“鹮田一分”活動每年最熱鬧的環(huán)節(jié)便是下地插秧體驗。在插秧過程中,華陽街村的村民向參與活動的人們講述插秧的基本知識,人們穿著雨靴在水田里穿梭,感受勞動的快樂,贊嘆農民的不易。插秧完畢后,大家向水田里投擲了泥鰍與小魚蝦,為野生朱鹮提供豐富的食物。

      游客們紛紛表示,在回歸鄉(xiāng)間的游玩體驗中,不但感受到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要性,還學到了水稻農業(yè)知識與“粒粒皆辛苦”的美德,喚醒了大家對大自然與野生動物的愛護和珍惜。(記者 王梓萌/文 戴吉坤/圖)

      來源:陜西日報

    編輯: 穆小蕊

    相關熱詞: 秦嶺 朱鹮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