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有码中文字幕20|日本在线一区二区|91香蕉宅男在线免费看|最新在线午夜不卡视频

  • <cite id="srede"></cite>
    <noscript id="srede"></noscript>

    20年的老菜場,瞬間變“網紅”——這樣的“老舊小區(qū)改造”,你喜歡嗎?

    2020-08-03 22:05:44  來源:各界新聞網  


    [摘要]存在了20年的西安建國門菜市場,突然間成了“網紅”打卡地。在“保留原居民原有生活狀態(tài)”和“保持菜市場的市井風貌”的前提下,這里被改造成為西安首個市井文化街區(qū)。...

      7月30日,省政協圍繞“推進我省城鎮(zhèn)老舊小區(qū)改造”召開專題協商會。會上有專家提到,老舊小區(qū)改造要注重打造社區(qū)文化,營造建筑可閱讀、街區(qū)能漫步、小區(qū)有溫度的高品質社區(qū)環(huán)境和特色風貌。

      這段日子,存在了20年的西安建國門菜市場,突然間成了“網紅”打卡地。在“保留原居民原有生活狀態(tài)”和“保持菜市場的市井風貌”的前提下,這里被改造成為西安首個市井文化街區(qū)。據悉,菜市場所在的建南社區(qū),也將結合“市井文化”進行改造,努力創(chuàng)建宜居文明新社區(qū)。

      (圖片來源:建國門老菜場)

      上千張廢舊報紙組成“島嶼”,數十面圓鏡錯落“懸浮”空中,黑色膠帶“纏繞”幾把辦公座椅……近日,在西安市建國門老菜場舉行的一場現代藝術展,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打卡”參觀,展出的十二組藝術作品無聲訴說著過往與未來。

      “第一次看現代藝術展,沒想到竟然是在家門口的老菜場,覺得挺有意思,希望下次能帶著老伴一起來。”今年67歲的建南社區(qū)居民劉新全說,在城墻根下居住了20多年,每天來老菜場逛早市已是多年的生活習慣,“早起出來遛個彎兒,看上啥新鮮蔬果就順手買回去。”

      (攝影:各界導報記者 趙婧)

      老菜場又名建國門綜合市場,占地5000平方米,建于2000年,是由西安市平絨廠南廠區(qū)改造擴建而成的。這里除去上百個蔬菜瓜果銷售攤位,還設有蔬菜銷售大棚、花卉市場、水產干貨經營區(qū)等。

      “說實話,老菜場以前的環(huán)境臟亂差,不光顧客抱怨,連我們也感覺不咋美氣!”在香油店老板鄭軍眼中,商鋪攤位破舊、門面招牌混雜、街巷交通擁堵……這些昔日老菜場不堪的景象,讓他一直期盼早日改造能帶來新氣象。

      建國門菜市場建成之初。(圖片來源:建國門老菜場)

      對住在附近的居民來說,自2018年實施建國門老菜場改造工程后,這里發(fā)生了不小的變化:街區(qū)兩旁的小店換上了頗有設計感的門頭,街邊新添了咖啡、手作等創(chuàng)意小店,就連菜場水果區(qū)的頂棚也增添了彩色涂鴉……老菜場在保留煙火氣的同時,悄然煥發(fā)出新的生機。

      現在的建國門菜市場。(攝影:各界導報記者 趙婧)

      作為這項改造工程的運營管理公司負責人之一,季宏劍在老菜場旁邊的辦公室講起調研經歷:“一位60多歲的阿姨對老舊微改造非常感興趣,也對市井文化與老舊改造的融合寄予厚望,她說一直在尋找能代表城墻文化的本地記憶。”

      已經開業(yè)的回音公園概念書店位于老菜場信義巷2樓。

      “要為古城保留一份珍貴的市井文化記憶。”建國門老菜場改造項目——市井文化創(chuàng)意街區(qū)企劃負責人劉龍介紹說,整體改造范圍包括建國門內順城巷、信義巷、老菜場,而老菜場是整個項目的核心,借鑒了上海永年菜場的改造經驗,在“保留原居民原有生活狀態(tài)”和“保持菜市場的市井風貌”前提下,進行了“微更新”與“輕改造”。

                                                     

    (視頻:各界導報 趙婧 馬偉東)

      《西安順城巷,為何火不起來?》——2019年,記者曾就《關于打造城墻經濟帶的建議》的提案,圍繞順城巷經濟發(fā)展百姓關心問題進行了深度報道,引發(fā)廣大網友對城墻經濟帶升級發(fā)展的關注與熱議。

      “現在的菜市場是原來平絨廠廠房的一層,二樓將開發(fā)與市場延伸的業(yè)態(tài),就像盒馬鮮生那樣,買了菜肉可以上樓加工。”劉龍說,菜市場頂部將設計成一個空中花園,在空中花園可以眺望城墻外的高樓大廈,也能看看城墻內的市井生活。

      由老鋼廠藝術總監(jiān)趙海濤老師設計的水果市場頂棚涂鴉,斑斕的色塊給菜市場增添了一抹亮麗的風景,設計靈感來源于水果。(圖片來源:建國門老菜場)

      讓老年居民抬腳就能在菜市場挑選新鮮蔬菜,讓年輕人能在某家文創(chuàng)小店發(fā)現“新奇世界”,讓三口之家在親子活動中玩得開心自在……解讀“市井文化+社區(qū)居民+創(chuàng)意新業(yè)態(tài)”,劉龍表示,未來“老菜場”市井文化創(chuàng)意街區(qū)將融入美食、民宿等元素,在城門里營造“市井西安”的獨特魅力。

      老菜場改造的舊書屋。(圖片來源:建國門老菜場)

      “發(fā)展周邊經濟是好事,但會不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不便?”今年72歲的王勇利老人,家就住在老菜場隔壁,此前因為舍不得老小區(qū)帶來的生活便利,曾多次婉拒兒女搬家的邀請,“最擔心升級改造會讓菜價漲起來,也怕商業(yè)噪音會影響正常作息。”

      王勇利老人的顧慮并不“小眾”,也是碑林區(qū)柏樹林街道建南社區(qū)黨支部書記、主任王延全的“底線”。王延全表示,目前正在進行對老菜場周邊的提升改造,后期還將對菜市場的攤位進行提升,下一步還將成立老菜場綜合辦公室,督促規(guī)范老菜場的日常管理工作。

      (圖片來源:建國門老菜場)

      “老舊小區(qū)的居民大多是老年人,他們也是市井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我們要盡全力保障居民在小區(qū)住得安心、舒適。”王延全介紹,建南社區(qū)下轄23個小區(qū),目前正在對其中的16個老舊小區(qū)進行改造。“未來三年,建南社區(qū)將結合‘市井文化’進行改造,依托古城墻、紅色景點等特色人文優(yōu)勢,努力創(chuàng)建宜居文明新社區(qū)。”

      (文/各界導報記者 趙婧)

    編輯: 陳戍

    相關熱詞: 老菜場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