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下旬以來,全省大部出現持續(xù)性強降雨天氣過程,部分地區(qū)降雨量突破同期歷史極值,造成大部分土壤含水量飽和,有部分農田積水、浸泡,對當地秋收秋播造成阻礙。為有效應對糧田積水,確保玉米搶收和小麥搶種工作順利開展,省農業(yè)農村廳緊急出臺《糧田積水區(qū)搶收搶播工作技術指導意見》。
實時監(jiān)測退水情況,科學制定收種計劃。各地要立即組織專家和技術人員,下沉到重點縣區(qū),包縣包鄉(xiāng)、進村入戶,逐個地塊調查淹沒區(qū)面積、積水深度等情況,徹底摸清積水區(qū)、淹沒區(qū)底數。建立實時動態(tài)監(jiān)測機制,實行水利、氣象、農業(yè)農村等部門定期會商制度,科學研判糧田退水進度,依據退水情況和墑情,列出收種計劃任務表。分區(qū)域分地塊制定秋收秋播技術應對方案,面對面、手把手指導農民落實關鍵措施。
加快玉米收獲進度,確保秋糧應收盡收。各地要積極組織各方力量,及時疏通溝渠排水,動員群眾抓住一切時機、想盡一切辦法搶收秋糧。對于可及時排出明水且機械可進地的田塊,提前將人力和機械調配到位。對于可及時排出明水但普通收割機無法進地的田塊,要動員群眾人工收獲玉米棒,在條件適宜的田塊還可調配履帶式收割機收獲。對于10月底前田間積水仍然無法排出的,組織人工收獲玉米棒。
精準分類搶時播種,努力擴大秋播面積。各地要以10月31日為最后播種期限,依據田間排水情況、土壤含水量等耕地狀況,分類指導播種,最大限度擴大小麥播種面積。對10月31日前正常退水、具備機播條件的田塊,要指導群眾盡力采用硬茬播種,做到收獲一塊播種一塊。對10月31日后無明水、但不具備機播條件的田塊,要發(fā)動群眾人工撒播或采用無人機撒播。對10月31日后仍有明水、不具備撒播條件的田塊,要指導群眾明年開春種足種好春玉米,確保全年糧食播種面積穩(wěn)定,盡力挽回糧食產量損失。
據了解,省農業(yè)農村廳派出6個工作組,分赴渭南市6縣(市、區(qū)),開展搶收搶種技術服務包抓指導工作。(記者艾永華實習生高若曦)
編輯: 史青青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