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哈!”孩子們鏗鏘有力的喊聲,伴隨著《精忠報國》的音樂,讓人仿佛置身于“武林”之中。6月15日, 西安市高新區(qū)第五初級中學的學生們身著統(tǒng)一的校服,排列成方陣,扎馬步,抱拳,一招一式整齊劃一,字字鏗鏘、聲聲含情,將中國傳統(tǒng)武術的恢宏氣勢演繹得淋漓盡致。
家長反映——
孩子課間操是武術場面真燃
家住興隆社區(qū)的李先生向華商報記者反映說,自己的孩子在高新區(qū)第五初級中學上學,孩子一開學就學習了武術動作,現(xiàn)在能打一套武術,孩子在學校的課間操很特別,別的學校是全校做廣播體操,而高新區(qū)第五初級中學的課間操是武術,“課間的時候,全體學生都做武術操,有時候校長還會帶領全校學生一起做,場面特別燃!”
李先生說,家長們都覺得武術操進學校特別好,也很新穎,希望華商報能關注一下,“現(xiàn)在很多娃在校外學跆拳道,學搏擊,我覺得咱們傳統(tǒng)武術就特別好,孩子還能在學校免費學,我認為值得點贊、推廣。”
直擊現(xiàn)場——
四百余名學生集體練武術
6月15日上午,趕著課間操開始的時間,華商報記者來到高新區(qū)第五初級中學,直擊武術操現(xiàn)場。
隨著大課間的下課鈴響起,七年級的學生們排著隊伍從教室來到操場,開始課間操了。學生們先繞著操場跑圈,跑完四圈之后,在操場中間按班級排好隊,列成方陣,開始做課間操。
和大家以往熟悉的課間操不同,這并不是普通的第幾套廣播體操,而是充滿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武術操。聽,《精忠報國》的音樂響起了。看,孩子們開始“習武”了。他們著裝一致,動作整齊,伴隨著“嘿!哈!”的喊聲,打出一招一式的武術動作,時而扎馬步,時而抱拳,時而推掌,四百余人齊練武術,氣勢如虹。
華商報記者了解到,為了響應“雙減”政策,高新區(qū)第五初級中學將 武術操引入體育教育中,武術操是該校“陽光體育一小時”的特色項目,有專業(yè)的武術體育老師利用課后延時,讓孩子們進行武術操學習。而每天的課間操時段,學生們在跑操之后,集中在操場,沐浴在陽光 下,進行武術操的練習及展示,成為校園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校長聲音——
練習武術是為了讓學生在傳統(tǒng)文化熏陶下增強體質
采訪中華商報記者獲悉,高新區(qū)第五初級中學執(zhí)行校長高龍是體育老師出身,在學校的體育教育方面很有想法,也進行了一系列創(chuàng)新,例如把游泳課引進體育課堂,再例如,讓學生們課間練習武術操。為了在學校推廣武術操,高校長專門選拔了武術專業(yè)的體育老師對學生進行武術教育。
談及為何要在課間訓練武術操,高校長說,西安高新區(qū)第五初級中學之所以自2021年開始將武術操引入到課間操環(huán)節(jié)中,作為學校課間操的“規(guī)定動作”進行了常態(tài)化的開展,是因為基于以下幾點:
“首先,武術操動作幅度大,觀賞性強,學生在大課間進行操練,不論從運動量還是運動強度都要大于傳統(tǒng)的廣播操,從強身健體的效果上來看,武術操自然也會好于傳統(tǒng)的廣播體操,學生們通過練習武術操不僅能達到強身健體的作用,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的品質,提升學生機體的忍耐力、鍛煉大腦記憶力以及增強學生的意志力。
其次,通過武術操的練習能夠可以修身養(yǎng)性,讓學生更加注重禮儀,規(guī)范言行,更加尊師重道,有益于學生人格的養(yǎng)成。
再次,傳統(tǒng)課間操的環(huán)節(jié)引進武術操,能夠讓高新五初的校園活動更加豐富多彩,能讓學生們感受到更加豐富、多樣的校園活動,有助于學生們 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
最后,武術作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新五初將武術操作為課間操進行開展和推廣,既是一種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更是一種文化自信的表現(xiàn),通過武術操的練習,讓學生們在學習武術的同時既能感受到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又能體悟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體育老師——
武術是學校最受歡迎的體育項目
15日,華商報記者在學校見到了負責該校武術課程的老師李雪松,李雪松說,他自己在大學時學的是體育教育專業(yè),在選擇專項的時候選擇了武術,進行了兩年專業(yè)的武術學習。
“目前學生們練習的這套武術操,是我自編的,根據(jù)這個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身體特點,編排了一整套動作,時長三分多鐘,背景音樂是《精忠報國》。”李雪松說,“相比于其他體育項目,學生們覺得武術很新穎,大家都很感興趣,喜歡學,我在學校還負責武術社團,選擇報武術社團的學生特別多,武術應該是我們學校最受歡迎的體育項目之一了。”
李雪松說,練習武術操不僅能讓學生強身健體,還能培養(yǎng)愛國精神,武術是國粹,學習武術,也是一種特別的愛國主義教育方式。
學生——
學習武術之后自己的意志力更強了
校長高龍介紹說,武術操相較于傳統(tǒng)廣播操而言,動作的學習難度和組織要求都要更高一些,為了能夠讓學生們盡快掌握成套動作,做到一招一式有模有樣,學校統(tǒng)籌規(guī)劃,科學組織,先利用陽光體育的時間對全體學生進行武術基本動作和基本功的學習,再利用社團活動和課后服務的時間和對學生進行培優(yōu)補差,最后再利用大課間的時間900米的熱身跑之后集中進行武術操的練習與展示。
學生王櫟涵說:“學習了武術操之后,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學習的過程中確實很辛苦,但是學完之后,感覺很開心,既磨礪了意志又收獲了成功。將來我希望繼續(xù)能夠學習武術,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爭做武術傳承人。”
學生劉欣說:“以前覺得體育課很辛苦,有點枯燥,學習了武術之后,覺得體育課非常有趣,天天盼著上體育課。男生們學武術很帥氣,女生們學武術很颯,而且回到家還能給親戚朋友’露一手’。我的小學同學都羨慕我們能天天’練武功’,我會珍惜在學校能學習武術的時光,也會把武術這項我國寶貴的傳統(tǒng)文化傳播給更多人,給我身邊的同學、朋友也教武術。”記者 毛蜜娜 攝影 趙彬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wǎng)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