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有码中文字幕20|日本在线一区二区|91香蕉宅男在线免费看|最新在线午夜不卡视频

  • <cite id="srede"></cite>
    <noscript id="srede"></noscript>

    1758萬畝!我國耕地"三連增"從哪里來

    2024-09-20 00:18:41  來源:新華網  


    [摘要]從2021年起,我國耕地面積“三連增”,凈增1758萬畝,全國耕地持續(xù)多年減少的態(tài)勢已被遏制...

      新華社北京9月19日電題:1758萬畝!我國耕地“三連增”從哪里來?

      新華社記者王立彬

      耕地是中華民族永續(xù)發(fā)展的根基。

      國新辦新聞發(fā)布會9月19日發(fā)布數(shù)據顯示,從2021年起,我國耕地面積“三連增”,凈增1758萬畝,全國耕地持續(xù)多年減少的態(tài)勢已被遏制。

      1758萬畝是什么概念?根據國土三調數(shù)據,“天下黃河富寧夏”的寧夏耕地面積約1798萬畝。全國耕地“三連增”,相當于3年增加了整個寧夏的耕地面積。

      這個增加來之不易。

      2021年是一個特別的年份。這一年公布的國土“三調”成果顯示,截至2019年末,全國耕地數(shù)量為19.18億畝,實現(xiàn)了國家確定的耕地保有量目標。然而相比于2009年完成的“二調”,10年間全國減少耕地1.13億畝。從2021年開始,全國耕地總量首次凈增加。

      增加的這么多耕地,從哪里來?

      來自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

      黨中央三令五申,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耕地,對違法占用耕地“零容忍”,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中央一號文件不斷強化耕地保護要求,不斷改革完善耕地占補平衡制度。

      土地管理法及其實施條例完成修訂,黑土地保護法、糧食安全保障法相繼實施;耕地保護法正式列入立法計劃……加快完善的耕地保護法律體系和“長牙齒”的硬措施,讓耕地保護“嚴”起來。

      來自“多規(guī)合一”“合二為一”。

      2022年,黨中央、國務院印發(fā)實施首部“多規(guī)合一”的全國國土空間規(guī)劃綱要,統(tǒng)籌劃定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tài)保護紅線、城鎮(zhèn)開發(fā)邊界三條控制線;按黨中央部署,耕地保護考核、糧食安全考核“合二為一”,各省區(qū)市黨政同責、一年一考核,對突破耕地紅線等重大問題“一票否決”。

    浙江省湖州市東林鎮(zhèn)東華村經過土地綜合整治后建成的高標準農田。(無人機照片)

      來自國土修復和土地整治。

      自然資源部部長、國家自然資源總督察王廣華介紹,最近5年來,25個省份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1500多個,投入資金達6700多億元,完成整治總規(guī)模720多萬畝,實現(xiàn)新增耕地66萬畝,建設用地減少16萬畝。

      新增耕地質量如何?

      1758萬畝凈增耕地,基本都是流失的好耕地在新機制下穩(wěn)步回流,包括穩(wěn)妥推進“山上換山下”,將耕地逐步調整到灌溉條件更好的山下,推動果樹苗木盡量上山上坡,更符合自然生態(tài)規(guī)律和農業(yè)生產規(guī)律。

      這是數(shù)量、質量、生態(tài)“三位一體”的凈增加。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自然資源副總督察劉國洪在國新辦發(fā)布會上特別強調:2023年南方省份凈增加739萬畝,扭轉耕地“南減北增”局面。

      這是對凈增耕地質量的最好闡釋。耕地質量涉及氣溫、降水、光照等因素,南方無霜期長、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黨中央明確要求,地方持續(xù)推動,歷史上的“魚米之鄉(xiāng)”有序恢復部分流失的優(yōu)質耕地,糧食主產區(qū)、主銷區(qū)、產銷平衡區(qū)“飯碗一起端、責任一起扛”,讓多保護耕地的地方不吃虧,讓農民滿意、農村得利、農業(yè)受益。

      馬克思《資本論》曾引用威廉·配第的格言“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耕地面積“三連增”背后是我國土地資源利用效率不斷提升。

      耕地“三連增”值得高興,但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國人均耕地少、耕地質量總體不高、耕地后備資源不足的基本國情沒有改變,耕地占用與保護的矛盾和壓力依然突出。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新征程上,要進一步加強耕地保護,全力提升耕地質量。

    編輯: 陳戍

    相關熱詞: 耕地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