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有码中文字幕20|日本在线一区二区|91香蕉宅男在线免费看|最新在线午夜不卡视频

  • <cite id="srede"></cite>
    <noscript id="srede"></noscript>

    從“歸國”到“回家”,烈士遺骸身份確認全過程!

    2022-09-18 16:44:25  來源:中國退役軍人微信公號  


    [摘要]烈士遺骸搜尋鑒定工作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烈士褒揚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動新時代烈士褒揚工作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重要舉措,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烈士遺骸搜尋鑒定工作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烈士褒揚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動新時代烈士褒揚工作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重要舉措,責任重大、使命光榮。自2014年以來,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已有913位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歸國。烈士遺骸的身份鑒定是個世界性難題,截至目前,已有10位烈士確定了身份和親緣關系。

      如何為這些歸國烈士找到親人?在以往工作基礎上,今年此項工作取得了哪些突破性進展?為此,我們專訪了烈士紀念設施保護中心(烈士遺骸搜尋鑒定中心)主任李中水。

      總結形成烈士身份確認有效做法

      記者:2014年以來,我國已連續(xù)九次成功交接913位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今年迎回的88位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是從哪里發(fā)掘出來的?我們怎樣確認烈士的身份?

      點擊查看原視頻

      李中水:2022年,我們從韓國迎回的第九批88位志愿軍烈士遺骸與第八批一樣,是在韓國鐵原地區(qū)白馬山一帶發(fā)掘出來的。

      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主要發(fā)掘地戰(zhàn)斗示意圖(圖片來自互聯網)

      在迎回的前七批在韓志愿軍烈士中,我們已為10位烈士確認身份并找到親屬,第九批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迎回后,我們將按照工作安排,盡快提取烈士遺骸DNA信息,充實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DNA數據庫。工作中,我們不斷總結經驗,梳理形成了烈士身份確認的有效做法:

      第一,通過對烈士遺骸搜尋發(fā)掘工作中發(fā)現的烈士遺物,如印章或其他具有身份指向信息的物品,進行辨認分析和研究。這是最直接且成功率較高的鑒定方式之一,但這種情況只占少數,在去年確定身份的4位烈士中,展志忠、林水實、吳雄奎是帶有印章的烈士,均屬志愿軍23軍73師218團。

      第二,通過對烈士犧牲地、遺骸發(fā)掘位置等史料開展分析研究,總結形成了以確認身份的烈士為基礎,依照同一犧牲時間、同一犧牲地點、同一支部隊的“三同”原則,確認烈士身份的工作方法。去年,梁佰有烈士就是通過此種方法確認的身份。按照這個工作思路,我們對展志忠、林水實、吳雄奎烈士所在的23軍73師218團的軍史資料以及在韓志愿軍烈士犧牲名錄進行了研究,其中,就有218團某連通信兵于樹昌烈士,他也是電影《英雄兒女》中王成烈士的原型之一。去年在迎回的烈士遺物中發(fā)現一張小字條,標有“洪齊”二字,經查詢,“洪齊”為福建金門縣人,1953年犧牲,犧牲前為218團通信兵。以上的信息與韓方提供烈士遺骸發(fā)掘地資料情況基本一致。下一步,我們將以218團犧牲烈士名單為重點,進一步確認烈士身份,挖掘英雄部隊光輝事跡、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

      烈士遺骸搜尋鑒定工作體系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

      記者:前不久,退役軍人事務部成立國家烈士遺骸搜尋隊及國家烈士遺骸DNA鑒定實驗室,其重大意義是什么?

      李中水: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英烈褒揚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永遠銘記英雄烈士的犧牲和奉獻、推動新時代烈士褒揚工作創(chuàng)新發(fā)展,今年7月20日,國家退役軍人事務部成立了國家烈士遺骸搜尋隊及國家烈士遺骸DNA鑒定實驗室,標志著我國烈士遺骸搜尋鑒定工作體系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為深入推動烈士遺骸搜尋鑒定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我們將有更加專業(yè)的隊伍、更加先進的技術和手段來推動這項工作,讓更多的烈士回國回家,實現從無名到有名,盡最大努力撫慰烈士親屬、告慰先烈英靈。這對傳承英烈精神、彰顯國家形象具有重大意義。填補我國烈士遺骸搜尋鑒定領域空白。

      記者:國家烈士遺骸搜尋隊是怎樣開展工作的?

      李中水:退役軍人事務部烈士遺骸搜尋鑒定中心成立以來,經過兩年多的不懈努力,填補了我國在烈士遺骸搜尋鑒定等領域的空白。找尋烈士遺骸是開展烈士身份確認的先決條件,首先要查詢大量史料,走訪調查,了解當年戰(zhàn)役戰(zhàn)斗的情況以及發(fā)生地地域的地理環(huán)境等,綜合分析研判,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對可能掩埋烈士遺骸地點進行有效搜尋發(fā)掘。

      在野外開展搜尋發(fā)掘工作,受地理環(huán)境復雜、專業(yè)技術含量高的影響和制約,進一步增加了搜尋工作的不確定性。我們與中國社會科學院、相關高??脊艑W院等研究單位建立合作機制,開展烈士遺骸搜尋發(fā)掘專項工作。曾在福建某地山區(qū),首次在野外復雜環(huán)境下成功開展了烈士遺骸搜尋發(fā)掘專項任務,對八十多年前英烈犧牲地進行遺骸搜尋,通過大量黨史軍史及各種史料查詢,深入走訪調查,規(guī)范專業(yè)的現場發(fā)掘,最終明確了英烈犧牲的地點和情形,因受當時掩埋條件、當地地理氣候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證實遺骸被雨水沖刷降解。這些實踐為史料研究的完善、英烈精神的弘揚提供了有力支撐,為開展烈士遺骸搜尋鑒定工作提供了寶貴經驗,錘煉提升了搜尋隊伍的專業(yè)素質。

      記者:國家烈士遺骸DNA鑒定實驗室是如何開展烈士遺骸鑒定工作的?

      李中水:烈士遺骸身份的確認需要強有力的科學鑒定比對技術做支撐和保障,DNA比對是確認烈士身份的金標準,實驗室的建設在烈士遺骸身份確認工作中至關重要。我們依托國內DNA鑒定領域優(yōu)勢資源,搭建烈士遺骸DNA鑒定比對技術平臺,建立橫向協調機制,發(fā)動社會各界力量,形成鑒定工作整體合力。

      目前,已基本完成前八批迎回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DNA信息采集工作,建立了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DNA數據庫;并分期分批開展在韓志愿軍烈士親屬DNA信息采集工作,逐步建立健全在韓志愿軍烈士親屬DNA數據庫。隨著“兩庫”的建成和工作的不斷開展,將有更多的在韓志愿軍烈士身份被確認。

      接下來,我們將牢記自身職責使命,不負烈士親屬及全國人民重托,不棄微末,不舍寸功,以滴水穿石的堅持和耐心,推動烈士身份確認工作。

    編輯: 意楊

    相關熱詞: 烈士 遺骸 志愿軍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