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有码中文字幕20|日本在线一区二区|91香蕉宅男在线免费看|最新在线午夜不卡视频

  • <cite id="srede"></cite>
    <noscript id="srede"></noscript>

    焦點訪談:傳承·發(fā)展 龍的“船”人

    2023-06-24 10:41:21  來源:央視網  


    [摘要]端午節(jié)當天,江西上饒市梓埠鎮(zhèn)舉辦了一場賽龍舟活動。端午節(jié)是我國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jié)日,龍舟競渡作為端午節(jié)的傳統民俗,體現了中華民族團結協作、奮勇爭先的精神風貌,也是我們寶貴的文化遺產。...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端午節(jié)當天,江西上饒市梓埠鎮(zhèn)舉辦了一場賽龍舟活動。端午節(jié)是我國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jié)日,龍舟競渡作為端午節(jié)的傳統民俗,體現了中華民族團結協作、奮勇爭先的精神風貌,也是我們寶貴的文化遺產。梓埠鎮(zhèn)有著悠久的賽龍舟、制作龍舟的歷史。為了迎接端午,很多天前,這里的人們就已經開始忙碌了。

      端午節(jié)還沒到,梓埠鎮(zhèn)的大小河流就熱鬧了起來。三年沒有賽龍舟了,今年,附近幾個鄉(xiāng)鎮(zhèn)要舉辦一場友誼賽,各個龍舟隊都憋著一股勁兒,想好好表現一把。

      這一天,來自李湖村、山河村等地的5支龍舟隊,相約來到花園水庫訓練,并進行熱身賽。雖然只是一個民間活動,但大家的參與熱情都很高。

      賽龍舟作為端午節(jié)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動之一,于2011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梓埠鎮(zhèn)是贛東北地區(qū)有名的龍舟制作鄉(xiāng)鎮(zhèn),不僅賽龍舟的歷史悠久,古老的龍舟制作技藝也在這里傳承了數百年。

      江西上饒市梓埠鎮(zhèn)龍舟協會會長李永傳:“我們梓埠鎮(zhèn)的龍舟比賽活動一共有600多年的歷史,老百姓對這個活動比較重視,每年端午節(jié)都會組織劃龍舟比賽?,F在還搞了龍舟產業(yè),制作龍舟的有60多家。”

      正在指揮大家把龍舟裝車的人叫李光定,是江西上饒市級龍舟制作技藝非遺傳承人。今年66歲的他,從事龍舟制作已有49個年頭。

      這一天,又有一艘新的龍舟完工了,他們正打算帶著龍舟去下河試水。

      試完水后,老李便急匆匆趕回了廠里。今年訂單火爆,還有很多龍舟要排隊趕工。

      龍舟跑得快不快,關鍵在龍脊,一艘福建客商訂購的龍舟正在最關鍵的龍脊制作階段。這個工序老李不放心交給別人,總要親自上手。

      造龍舟是精細活,共有接龍骨、上龍箭、畫龍等20多道工序,整個制作過程基本都靠手工完成。其中,一些關鍵點的弧度、尺寸必須測算精準。

      畫完底線后,老李還會校對一下,有問題的地方要單獨進行補線,而這主要是靠他的眼力和經驗。幾百年來,梓埠鎮(zhèn)的龍舟制作手藝代代相傳,基本都是師傅教徒弟,徒弟用腦子記,再動手去練。老李不僅收了很多徒弟,還把手藝和經驗也都傳授給了自己的兒子。

      近年來,老李父子倆不斷完善龍舟制作工藝,又研制開發(fā)出8種龍舟款式。船尾翹得比較高的款式叫燕尾,是他們根據客戶需求,更改了制作工藝而研發(fā)出來的一個新款。

      受疫情等因素影響,前些年,賽龍舟的活動暫停,買龍舟的人自然也就少了,老李平均每年也就接一兩個訂單,但他心里卻并沒有太大的擔憂。

      果然,從農歷二月起,龍舟訂單就不斷涌來,老李陸續(xù)接了七十多個訂單。因為人手不夠,為保證質量,“五一”他就停止了接單,廠里每天都在加班加點,但有時候還是難免會延誤。記者拍攝的這天,就遇到了一個前來催單的客戶。

      今年,整個梓埠鎮(zhèn)的龍舟生產廠家基本都處于一個爆單的狀態(tài)。

      來自鷹潭市云塘余家村的余小炮今年“五一”就來訂購了。讓他沒想到的是,雖然提前了這么久,訂龍舟卻并不順利,貨訂不到,下單都沒有人做。

      最終,余小炮分別找了三個不同的廠家,才湊齊了想要的三艘龍舟。而來得更晚的余干縣的章森海發(fā)現,已經找不到廠家能接他們的新訂單了。

      雖然買到的是一艘2020年就做好的庫存龍舟,但款式和質量都沒問題,章森海和一起來的同鄉(xiāng)都很高興。在他們的家鄉(xiāng),端午節(jié)賽龍舟一直都是大家非常重視的文化傳統。

      一舟難求讓梓埠鎮(zhèn)的龍舟制作產業(yè)快速回暖,一些曾經因為行業(yè)萎縮,另謀出路的老船匠也紛紛回歸,張象錦便是其中之一。前些年,他曾去外地的家具廠打工,今年重操舊業(yè)后,一個多月前訂單就已經約滿了。他請了幾個工人幫忙,還收了新徒弟。

      火熱的龍舟市場,吸引了不少年輕人前來學習。28歲的張偉曾經是一名貨車司機,今年,他拜張象錦為師,決心好好學學這門手藝。

      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離不開“創(chuàng)新”二字。如今,龍舟制作理念在新老船匠之間也不時會發(fā)生些碰撞。

      正在探討龍舟制作新工藝的兩個人是父子倆。父親胡勝林年近70,和龍舟打了大半輩子交道,兒子胡永明是他們這個龍舟世家的第四代船匠。不過早些年,胡永明并不想干這一行,覺得太辛苦。

      不過,在父親的勸說下進入這個行業(yè)后,胡永明慢慢喜歡上了這門手藝,很想干出點名堂。和父親一味求穩(wěn)的理念不同,他很喜歡研究國內外的各種船舶,希望能從中獲得一些啟發(fā),對龍舟船頭的破水角度、底部的弧度等不斷進行改良,讓龍舟行駛得更快更穩(wěn)。

      有新點子的時候,胡永明會求助正在讀大學的女兒,讓她幫著用電腦計算一下各種數據,驗證安全性。

      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保護與傳承,龍舟制作已經成為梓埠鎮(zhèn)的一個特色產業(yè),今年的產值超過了兩千萬元。目前,梓埠鎮(zhèn)正計劃打造一個集設計、研發(fā)、生產、銷售、服務為一體的龍舟文化產業(yè)園,進一步將特色產業(yè)發(fā)展壯大。

      端午節(jié)到了,在梓埠鎮(zhèn)的樂安河,人們盼望已久的龍舟大賽終于拉開了帷幕。十里八鄉(xiāng)的人們聚在這里,正為參賽隊伍加油鼓勁。雖然只是一場民間活動友誼賽,但看得出來,每個人都在全力以赴,節(jié)日的喜慶氣氛鋪滿了樂安河。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wěn)腳跟的根基。賽龍舟這項傳統運動,象征著中華民族的拼搏、堅韌、團結,承載著深植在民族基因里的愛國主義之魂。當你看到那些奮力前行的劃手、熱情吶喊的觀眾,還有一代又一代龍舟制作人付出的努力,你能深深感受到我們作為龍的傳人這種拼搏進取、積極向上的民族精神,感受到自強不息、團結奮斗的民族基因。也正是傳統文化和習俗的代代傳承,賦予了我們中國人獨有的精神氣質,積淀了文化自信的豐厚底蘊。

    編輯: 穆小蕊

    相關熱詞: 傳承 發(fā)展 文化遺產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