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這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它的基本價值和理念是什么
立法的宗旨、目的是什么
發(fā)生校園霸凌,該怎么辦
少年兒童有無權利贈送他人禮物
“熊孩子”打賞主播,家長能要回來嗎
隨著《民法典》的頒布,這些問題都可以一一得到答案
為全面做好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讓《民法典》走近家庭,12月13日,安康市關工委邀請律師事務所的韓妮君律師在幸福N+1兒童成長中心,為學生家長們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學習民法典,守護‘少年的你’”——普法宣傳教育活動。
作為“春華秋實薪火相傳”——慶祝陜西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成立30周年系列活動,本次普法宣教采取主會場現(xiàn)場講座和會場直播相結合的方式,讓更多的人接受參與到學習中來。
韓律師從一個個貼近學生生活的案例入手:課間嬉戲打鬧致同學受傷,小學生給游戲主播巨額打賞,校園霸凌事件等等,將健康權、民事行為能力、刑事責任年齡、肖像權、名譽權以及其他違法和侵權行為用真實的案例生動的講述出來,讓一個一個的法律條文和法律規(guī)定變得鮮活起來,讓家長們在輕松有趣的氛圍中理解《民法典》、感受《民法典》。
安康市關工委將貫徹落實好“把民法典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加強對青少年民法典教育”的要求,與家庭教育相結合,增強家長和青少年法治意識,加強學習法律知識,為青少年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編輯: 郭長財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wǎng)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