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讓老爸開心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可由于種種原因,我陪伴老爸的時間實在太少了。我在自責的同時暗自承諾:在這個春暖花開的時節(jié),每個雙休日都要陪老爸放風箏
□ 何如平
老爸是一名中學教師,退休后患上了神經(jīng)衰弱,睡眠質量不好,常有頭痛等不適感。前些天我從一本雜志上看到,近年來國內外不少醫(yī)院采用“風箏療法”治療抑郁癥、神經(jīng)衰弱等病癥,于是我對老爸說:“雙休日我?guī)棚L箏健身,您看好不好?”老爸高興地說:“那好呀!有你和我一起放,求之不得呢!”原來老爸是那么渴望我陪伴他,看來我平時真是太粗心了。
老爸是個認真的人,為了放好風箏,他找來有關風箏的書籍閱讀,并且學習風箏的制作方法和放飛技術。老爸書房的桌子上擺滿了竹篾、薄紙、綢布、糨糊、剪刀等,制作起風箏來,老爸也是一絲不茍,扎架子、糊紙面、繪圖案,這些活都做得有模有樣。
剛好雙休日那天室外風速緩慢均勻,風力柔和,正是放風箏的好時候。我和老爸騎著自行車來到我家附近的公園。老爸將他做的蝴蝶風箏放到天上,隨后又把線遞給了我,讓我輕輕地收放??粗L箏在天上平穩(wěn)地飛翔,老爸自豪地說:“雖然放風箏只有拉線、放線、壓線幾個基本動作,看似簡單,其實里邊學問很大呢!同樣一個風箏,遇到會放的人,它可以自由地在藍天翱翔;如果遇到不會放的人,風箏即使上了天,也免不了要栽跟頭。”不愧是當過老師的人,老爸說的“風箏之道”還挺有哲理的。
我放了一陣子,又把風箏線交給老爸。這時一陣風吹過,年過七旬的老爸來回奔跑,時而仰起身子,時而俯下身軀,老爸一時成了風箏場上的焦點人物。
回家路上,老爸還一直沉浸在放風箏的歡樂中,他眉開眼笑地說:“放風箏時需要手、腕、肘、臂、腰、腿等各個部位協(xié)調運動,手、腦、眼并用。放風箏是最好的保健方式,下個禮拜我們爺兒倆還來這里放風箏。”原來,讓老爸開心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可由于種種原因,我陪伴老爸的時間實在太少了。我在自責的同時暗自承諾:在這個春暖花開的時節(jié),每個雙休日都要陪老爸放風箏。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wǎng)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