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大興識才愛才敬才用才之風,識才是前提。高尚的德行、遠大的志向和寬廣的胸懷,體現(xiàn)一個人的氣節(jié)和品格,也是人才身上不可或缺的素質(zhì);過硬的業(yè)務素質(zhì),嫻熟的工作技能,是一個人之所以成為人才的根本。用今天的話來說。人才的標準就是德才兼?zhèn)?,以德為先?/p>
德字當頭,是識才之首。堅持德才兼?zhèn)?,必須把德放在首位,強調(diào)以德為先。習近平指出:“道德之于個人、之于社會,都具有基礎性意義,做人做事第一位是崇德修身。這就是我們用人標準為什么是德才兼?zhèn)?、以德為先,因為德是首要、是方向,一個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品德是決定人才價值的核心指標。一個人只有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才能釋放正能量,才能為社會、國家做出貢獻。
不同類型的人才。對于“德”的要求也有所不同。道德是調(diào)整人們行為的特殊規(guī)范,可分為經(jīng)濟道德、政治道德、社會道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等。就黨政人才來說,對德的要求更高、更嚴,更要堅持德才兼?zhèn)洹⒁缘聻橄鹊臉藴?。黨政人才的行為舉止既影響國計民生,又關乎黨風政風。《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強調(diào)干部選用要堅持德才兼?zhèn)?、以德為先,堅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賢,堅持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好干部標準。這就要求,各級黨委、政府在選用人才時,不能僅僅了解一個人才能的高低,更應該體察其品德的優(yōu)劣,切實做到以德為先。
德才兼?zhèn)?、以德為先一直是我國的人才標準,德居于首要地位,不能只重才而輕德;注重人才的工作實績,實踐是檢驗人才的根本標準,不能脫離實際工作評價人才;要重視群眾的意見和評價,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不能僅憑個別領導人的好惡選人用人。堅持這樣的標準和依據(jù),才能選出黨和國家事業(yè)所需要的人才。 (周慧琳)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wǎng)只是轉(zhuǎn)載,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