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寧陜縣政協(xié)通過強化組織領導、周密安排部署、細化工作舉措,開展主題突出、特色鮮明、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確保黨史學習教育持續(xù)走深走實。
堅持分類學習,確保學習有廣度。按照縣級領導、黨員領導干部、干部職工三個維度,實施“帶頭學”“集中學”和“自主學”有機結合,實現(xiàn)以點帶面、點面結合,在深學細研中堅定理想信念。聚焦六個專題開展深層次交流研討,將學習教育由“書本學”變“研討學”,由“一人講”變“大家講”。結合縣紀委在全縣開展的第四個紀律教育學習宣傳月活動,組織開展“守黨紀”警示教育,引導黨員干部職工汲取教訓、引以為戒。在政協(xié)委員和政協(xié)機關干部中開展“弘揚延安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助推‘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主題學習讀書活動,不斷擴大黨史學習教育覆蓋面。
堅持學研結合,確保學習有深度。在黨史學習教育集中學習時,奏響輪流領學、重點研討、總結點評“三部曲”。在學習階段,安排所有干部職工輪流領學,促使領學的同志先學一步、多學一點、深學一層;在研討階段,提前確定重點發(fā)言人,促使發(fā)言人努力形成全面系統(tǒng)的黨史知識體系,緊緊圍繞學習內容并結合政協(xié)履職進行研討交流;在點評階段,由主持人進行總結點評,通過點評讓發(fā)言人總結經驗、提振信心,認清不足、主動提升,促使干部職工把從黨史學習教育中汲取的力量和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以知促行、知行合一。
拓展學習載體,確保學習有效度。把黨史學習教育和“書香政協(xié)”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念好“看、走、講”三字經。“看”,組織干部職工手機下載“學習強國”和“智慧黨建”app學習軟件,隨時隨地進行黨史知識學習,積極參與黨史知識答題活動;利用干部網絡學院《學習黨史專欄》中的“黨史故事100講”進行視頻學習;組織觀看縣上推出的本土紅色紀錄片,加深對本縣紅色文化的了解,更好地弘揚和傳承紅色基因。“走”,結合政協(xié)“雙走進”活動,組織全體干部職工到城關鎮(zhèn)漁灣村對逸谷田園綜合體項目進行考察,圍繞打造集田園觀光、農業(yè)體驗、旅游民宿、康養(yǎng)中心融合發(fā)展的田園綜合體進行研討,努力將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政協(xié)履職成效。“講”,以黨組織書記講黨課、講黨史為抓手,以縣內紅色資源、歷史遺跡、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黨性教育基地為載體,組織開展政協(xié)委員“讀黨史 誦經典”讀書活動、“贈紅色書籍、聽革命故事、觀戰(zhàn)爭影片”等主題黨日活動;邀請縣委黨校教師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大講堂活動,讓參與者深刻感悟中國共產黨始終為民的初心,賡續(xù)精神血脈、傳承偉大精神、汲取寶貴經驗。
開展送學送教,確保學習有力度。為政協(xié)機關黨員、非黨干部和退休黨員統(tǒng)一購買學習書籍150余冊,開展送書上門2次3人、郵寄讀本1人。縣政協(xié)黨支部與包聯(lián)村小川村黨支部開展“支部聯(lián)建、送學送教”活動,通過贈送紅色書籍80冊,緩解了農村黨員黨史學習資料短缺的問題;通過雙方支部黨員領學,深化了支部黨員交流互動;通過講述紅色經典故事,讓黨員感悟黨的心路歷程和軍民魚水深情;通過專題黨課,進一步增強了黨員宗旨意識和干事創(chuàng)業(yè)、服務群眾、服務發(fā)展的熱情。
強化輿論宣傳,確保學習有高度。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舉辦學習專欄2期,制作宣傳標語2幅,舉辦學習園地1期。組織干部職工積極撰寫稿件,及時宣傳報道政協(xié)機關黨史學習教育工作動態(tài)、亮點工作和經驗做法。截至目前,在省市縣平面及網絡媒體發(fā)稿18條,其中在平面媒體發(fā)稿7條,在寧陜黨史學習教育《工作簡報》刊發(fā)工作動態(tài)4條。
結合政協(xié)履職,確保學習有溫度。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載體,開展“學黨史、強信念、辦實事、興產業(yè)”主題黨日活動,種植鮮食玉米1.3畝。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和“十四五”規(guī)劃目標等熱點難點問題精心選題,針對天麻產業(yè)提質增效、養(yǎng)老問題、寧陜“十四五”重大項目、社區(qū)工廠發(fā)展等方面開展調研視察,確定調研課題13個,通過調研摸清情況、找準原因、研究對策、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干部職工個人計劃為群眾辦實事30件,單位計劃辦實事4件,努力在為民服務方面取得實效。(實習記者 通訊員 余書升 柯賢章)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