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有码中文字幕20|日本在线一区二区|91香蕉宅男在线免费看|最新在线午夜不卡视频

  • <cite id="srede"></cite>
    <noscript id="srede"></noscript>

    政務服務刻畫出一座城市的“速度”和“溫度”

    2019-11-16 08:29:57  來源:西安新聞網-西安日報  


    [摘要]從“多個部門跑N趟”到“只跑一次”甚至“一次不跑”,從探索“一窗受理、集成服務”到打造“15分鐘政務服務圈”;...

      在未央區(qū)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微笑面對每位市民。

      在未央區(qū)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熱情引導前來辦事的市民。

      在未央區(qū)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熱情引導市民辦理業(yè)務。

      徐家灣街道黨群服務中心,居民正在使用自助服務終端快捷辦理業(yè)務。

      西安新聞網-西安日報訊 從“多個部門跑N趟”到“只跑一次”甚至“一次不跑”,從探索“一窗受理、集成服務”到打造“15分鐘政務服務圈”;從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到建設“四最”一流營商環(huán)境……2019這一年,大西安政務服務改革的腳步始終沒有停歇。鏗鏘有力的步伐,奔跑出為人民服務的加速度,真誠貼心的服務,刻畫出西安這座城市最暖的溫度。

      “一網通辦”打通數據壁壘

      群眾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

      2019年2月11日,春節(jié)假期后上班第一天,“一網通辦”369個高頻事項正式上線。

      “之前,企業(yè)辦理不動產權屬登記補換證,需提交材料12個,跑窗口2次,辦理環(huán)節(jié)17個。現在我通過互聯網上傳提交資料,審核人員遠程預審通過后給我發(fā)送信息,按要求攜帶實物資料到不動產交易登記城北大廳‘一網通辦’窗口進行現場審核,核驗通過后現場登簿、繕證,前后不到一個小時,我就拿到了不動產登記證明。”“雙十一”剛過,從事金融行業(yè)的張先生體驗了一把不一樣的“互聯網+政務服務”的加速度,“真沒想到,‘一網通辦’平臺讓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

      以“一網通辦”撬動各方面各領域改革,是大西安加快追趕超越的突破路徑,是一次“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重大改革。

      “一網通辦”上線之后,材料減少50%,辦理環(huán)節(jié)減少35%,不動產權屬登記信息查詢實現“全程網辦”“零跑路”。企業(yè)注冊只需網上填寫一份申請,提交一次材料,就能一次性完成企業(yè)開辦事項,全流程控制在2.75個工作日以內,“不見面”即可辦結,壓縮時間超過80%。

      目前,市行政審批局已完成“一網通辦”總門戶全部子功能點開發(fā),實現了事項數據、人員賬號融合互通。從2月11日我市“一網通辦”高頻事項上線以來,不到一年的時間,已實現了585個高頻便民便企事項網上通辦。作為“政府數字化轉型”平臺的重要應用,截至目前,全市“一網通辦”累計注冊用戶23萬人次,累計辦件量超158.7萬件,累計辦結量超142.2萬件。

      585個高頻事項!112.7萬辦件量!這一數字仍在不斷增加。記者了解到,市行政審批局將規(guī)范政務服務事項動態(tài)管理,啟動新一輪事項標準化梳理和開發(fā),加快建設全市統(tǒng)一標準化事項庫。目前,“四級四同”目錄清單、實施清單、事項要素錄入已完成,重新梳理確認市、區(qū)縣政務服務事項5930項,實施清單6285項。

      下一步,依托“一網通辦”總門戶,我市將打造網上政務服務統(tǒng)一入口和出口,完成與中央、省級在線政務服務平臺有效銜接,實現縱橫全覆蓋、事項全口徑、內容全方位、服務全渠道,切實打通數據壁壘,“政府數字化”正在加速轉型。

      審前服務延伸“全生命周期”

      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厘米”

      集中上門開展審批服務,現場就頒發(fā)食品經營許可證、公共衛(wèi)生許可證、出版物經營許可等證件……不久前,凱德廣場商業(yè)綜合體的不少小微企業(yè),當場拿到了自己所需要的證件。“前期,灞橋區(qū)行政審批局審前服務中心就有專人入駐了凱德廣場,開展一站式、保姆式資料預審查、現場預踏勘等審前指導服務,今天又集中上門開展審批服務,現場發(fā)證。”餐飲企業(yè)老板張先生告訴記者,綜合體里好多餐飲、超市、電影、圖書、健身等業(yè)態(tài)的企業(yè)都享受到了方便和快捷。

      “在實施‘一門、一網、一次’改革進程中,我們向企業(yè)群眾提供套餐式的審批服務項目,將一件事涉及的多項審批、多項辦理手續(xù)進行優(yōu)化集中,提高了審批便利度和審批服務效能。但我們也發(fā)現,仍然存在大量企業(yè)群眾對辦理條款要求不清楚、不理解、不會辦的具體矛盾和受理后審中整改的風險。”灞橋區(qū)行政審批服務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究其原因,一是審批條款缺乏細致解讀,二是審批辦理自由裁量權缺乏約束,三是審批踏勘現場標準不細致,如何解決‘最后一厘米’問題,成為瓶頸。”

      為了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厘米”,灞橋區(qū)創(chuàng)新建立審前服務機制,組建了一支服務專員團隊,成立審前服務中心,推進審批前置服務。

      審前服務中心服務專員依據“一套標準、一套流程、一次說清、一責到底”的“四個一”接待標準,對企業(yè)和群眾實行全面公開透明服務,依據企業(yè)群眾自主申請,結合辦理訴求提供全方位綜合審批解決方案,從小餐飲許可到二級以下醫(yī)院、民辦小學均實行無差別全流程服務,有效解決了企業(yè)群眾“看不懂,怎么辦,我不會,誰幫我”等基本問題,打破了企業(yè)群眾和政府之間的無形之墻,降低了審批成本和審批風險。

      灞橋區(qū)行政審批局審前服務中心自成立以來,共接待辦事企業(yè)、群眾1.7萬余人次,開展上門服務90余次,幫助企業(yè)群眾完善各類審批資料8000余項,審批時間由原先平均20個工作日壓縮至8個工作日內。

      據了解,按照“一窗受理、集成服務”的目標,審前服務項目正在進一步擴大,將未納入的行政許可辦理類項目繼續(xù)向審前服務類別集中。同時,延伸審前服務周期,將審前服務從審批前置服務向審中跟蹤服務和審后“全生命周期”服務擴展,整合現有行政資源,納入企業(yè)經營中的人力資源管理、財稅服務、法律服務、金融服務等基本需求服務。

      全部流程不出門就能“秒批”

      “15分鐘政務服務圈”把快捷服務 “送貨上門”

      去趟衛(wèi)生間的工夫,陜西四方泗建筑工程公司財務管理人員小閆,通過國際港務區(qū)政務大廳24小時自助信包箱服務,不到一分鐘就取到了變更后的營業(yè)執(zhí)照。“此前,我在公司登錄政務服務中心網站提交了變更申請,從申請到取到證照,幾乎與審批辦證人員零見面。更方便的是,全部流程在公司大樓里就能完成,簡直就是‘送貨上門’一樣的便利服務。”

      記者在國際港務區(qū)政務大廳看到,通過網上政務平臺與自助信包箱數據互相推送,自助信包箱打造了線上線下一體化的7×24小時政務服務,打造“15分鐘政務服務圈”。郵寄交件、自助交件、窗口交件、自助取件、郵寄送達……多種服務方式可供辦事群眾選擇;辦事企業(yè)在西安國際港務區(qū)注冊后通過網上政務服務平臺找到需辦理的事項,在資料齊全提交預審后,可選擇取件方式(信包箱取件)。24小時預審通過后,即可選擇交件方式(信包箱交件),企業(yè)會同時在個人中心和系統(tǒng)短信均收到開箱碼,辦事人員憑開箱碼到就近選擇的信包箱即可完成交件。

      24小時“不打烊”的自助服務,整個過程全部在網上流轉。審批完成后,不用排隊、無需抽號,辦事人員憑借取件碼到就近信包箱即可完成取件,全程只需不到1分鐘,真正實現了“秒批”。

      今年6月起,國際港務區(qū)“24小時自助信包箱”全面升級為“全城通港”政務服務新模式,利用全市速遞易箱柜1354個服務點,通過“西安國際港務區(qū)互聯網+政務”平臺,辦事人員可自動搜索周圍的速遞易箱柜,根據自己的位置選擇最方便的速遞易箱柜進行交件,實現從“全港”到“全城”的跨越,將政務服務延伸至住宅小區(qū),讓群眾享受家門口隨時隨地“自助交件、自助取件”的政務服務新模式。

      如今,“全城通港”、24小時自助信包箱、“樓小二”、中心社區(qū)服務驛站……越來越多的“就近辦”送到了群眾家門口。“15分鐘政務服務圈”通過整合利用現有各類服務場所,在鎮(zhèn)街、社區(qū)全面建設便民服務中心和服務站,作為區(qū)縣、開發(fā)區(qū)實體政務大廳的延伸窗口,真正實現了將大廳業(yè)務下沉到企業(yè)和群眾身邊,讓企業(yè)和群眾辦事不多走一步路。

      不僅要把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還要送到群眾的“口袋里”。

      8月19日,“i西安”政務服務APP上線運行,截至目前共推出98項與企業(yè)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服務事項,已具備網上預約、辦事地圖、辦事指南、事項辦理、辦件查詢、生活服務、電子證照、用戶中心等多項功能,提供“一站式”掌上咨詢、掌上辦理、掌上查詢、掌上評價的全流程在線服務,讓群眾和企業(yè)足不出戶享受掌上辦事新體驗。

      記者了解到,隨著我市《打造城市社區(qū)“15分鐘政務服務圈”實施方案》出臺,按照試點先行,逐步推廣的方式,我市已確定了31個鎮(zhèn)街、34個社區(qū)進行試點。同時,制定《西安市鎮(zhèn)街便民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指導意見》,起草《公民個人辦事事項清單》,梳理完成自然人和法人政務服務“生命樹”模型。

      到年底,城市社區(qū)“15分鐘政務服務圈”框架將搭建到位,50%的社區(qū)可以實現居民辦事不出15分鐘圈。

      “這樣的快捷、便利和貼心的服務,不僅有速度,更有溫度。”記者采訪中,剛剛使用“i西安”長安通 “公交刷卡”功能的市民胡菁菁感慨道,“原來以為政務服務就是各類審批,不需要的時候用不上,但‘i西安’把生活服務功能也整合到一起,已經不僅僅是一個政務服務APP,它帶著方便和實用走進了我的日常生活,這種服務讓人感到暖暖的。”

      文/西安報業(yè)全媒體記者 張端 圖/西安報業(yè)全媒體記者 王旭東

    編輯: 陳晶

    相關熱詞: 政務服務 城市 服務圈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