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有码中文字幕20|日本在线一区二区|91香蕉宅男在线免费看|最新在线午夜不卡视频

  • <cite id="srede"></cite>
    <noscript id="srede"></noscript>

    喜看谷雨花 牡丹真國色

    2025-04-18 08:38:46  來源:群眾新聞  


    [摘要]4月12日,西安興慶宮公園游人如織。穿過牡丹橋,來到沉香亭前的牡丹園,園中的牡丹在陽光下肆意舒展,或紅若丹霞,或白似瑞雪,或綠如翡翠,或黑紫交融,五彩斑斕,香氣悠悠。游人流連忘返,紛紛駐足欣賞,拍照留念。...

      谷雨。 韓鈞刻

      4月20日,谷雨,春季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此時,田中秧苗初插、作物新種,最需要雨水的滋潤。谷雨取自于“雨生百谷”之意,承載了古人對豐收的希冀。

      雨滴滋養(yǎng)谷物,也催生了牡丹的艷麗。牡丹,以雍容典雅的姿態(tài),深得國人喜愛。“谷雨三朝看牡丹”。最晚自唐代起,觀賞牡丹便成為谷雨時節(jié)的重要習俗和樂事,因此牡丹又被稱為“谷雨花”。

      在暮春的暖風催艷朵朵牡丹之時,讓我們循著文人的墨跡,感受牡丹魏紫姚黃的傾城之姿。

      國色天香:佳名喚作百花王

      4月12日,西安興慶宮公園游人如織。穿過牡丹橋,來到沉香亭前的牡丹園,園中的牡丹在陽光下肆意舒展,或紅若丹霞,或白似瑞雪,或綠如翡翠,或黑紫交融,五彩斑斕,香氣悠悠。游人流連忘返,紛紛駐足欣賞,拍照留念。

      當下正值西安興慶宮公園第31屆郁金香牡丹春季花卉展,園內種植的100多種近萬株牡丹綻放,成為春日盛景。

      4月12日,西安市興慶宮公園的牡丹吸引游客拍照打卡。

      “每年這個時候我都要來這里看牡丹。它們開得太漂亮了,看著就讓人心情舒暢。”西安市民李歡告訴記者,唐代長安城就以賞牡丹聞名,如今來到唐玄宗與楊貴妃賞牡丹的宮殿遺址,仿佛穿越了時空。

      回溯歷史,早在春秋時期,范蠡所著的《范子計然》中就有對牡丹的記載。牡丹的栽培觀賞何時開始,學術界存在不同的觀點,有“始于唐代說”,也有“始于唐代以前說”。無可爭議的是,在唐代,牡丹已經廣泛用于栽培觀賞,人們賞牡丹的喜好是從長安開始的。

      舒元輿的《牡丹賦》記載,牡丹花的奇異絢麗吸引了武則天,于是,她將牡丹引種到京師長安,使牡丹成為“上苑”的一員。從此,牡丹被更多人重視,牡丹文化開始萌芽。盛唐時期,牡丹在長安宮殿內的栽培有了一定的基礎,最具代表性的宮廷賞花活動是天寶年間,唐玄宗帶著楊貴妃及梨園弟子來到沉香亭觀賞牡丹,宣召翰林學士李白現場填詞。李白帶著醉態(tài),一揮而就的《清平調》三首,留下“云想衣裳花想容”“名花傾國兩相歡”等名句。

      每年谷雨時節(jié)牡丹花盛開時,不只是宮廷貴族,百姓也會出門游賞牡丹,到了“家家習為俗,人人迷不悟”的程度。文人雅士賞花飲酒,互動作詩,獨特的審美和豐富的賞玩活動促進了牡丹文化的繁榮。

      劉禹錫以“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盛贊牡丹,皮日休以“落盡殘紅始吐芳,佳名喚作百花王”稱頌牡丹,白居易以“千片赤英霞爛爛,百枝絳點燈煌煌”描繪牡丹花色的璀璨熱烈,秦韜玉以“壓枝金蕊香如撲,逐朵檀心巧勝裁”刻畫牡丹花香的馥郁芬芳……

      宋代以后,隨著栽培技術的發(fā)展,全國很多地方大規(guī)模種植牡丹。明清時期,牡丹品種的數量和質量更勝一籌。如今,每到谷雨節(jié)氣前后,我國許多地方都會舉行大規(guī)模的牡丹花會。在陜西,市民游客若想欣賞牡丹的國色天香,除了西安興慶宮公園,還可以選擇西安牡丹苑、咸陽大唐牡丹園、安康花遇灣牡丹園等景點。

      藝術之美:占斷城中好物華

      唐代詩人徐凝盛贊牡丹:“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牡丹花朵豐茂、色彩艷麗,象征著華貴繁榮、吉祥和平。人們喜愛牡丹,欣賞它盛開的模樣,還將它融入文藝創(chuàng)作、工藝器物、建筑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記者在西安興慶宮公園走訪時,發(fā)現很多游客在牡丹花前作畫,閆方煜就是其中的一個。他手拿畫筆,輕蘸顏料,寥寥幾筆便將眼前的幾株牡丹描摹在了一柄圓扇上,隨后,又在牡丹上方添了一只靈動的蝴蝶。

      “在繪畫創(chuàng)作中,對事物的感知是很重要的,畫家不能閉門造車。人們常說牡丹‘花開花落二十日’,趁著春光大好,我一早便來到這邊寫生,將牡丹華貴的身姿留在我的畫作中。”閆方煜說。

      4月13日,合陽萬畝牡丹莊園里的鳳丹牡丹清新雅致。

      牡丹是國畫中常見的題材。牡丹的華麗之態(tài)還出現在壁畫、織繡物、陶器、瓷器、木雕、磚刻、石刻等藝術作品和實用器物上。

      唐代運用在瓷器、織物上的牡丹紋繁復豐滿、色彩艷麗,充分體現了人們追求磅礴大氣的審美意向。宋代偏向于使用折枝花式與穿枝花式表現牡丹紋,呈現出自由舒展的紋樣特點。明清時期,牡丹紋造型再次被放大,花型碩大是這一時期作品的標志,紋樣也傾向繁縟華麗。

      陜西歷史博物館“鎮(zhèn)館之寶”之一的青釉提梁倒注瓷壺造型新穎別致,紋飾繁復華麗。壺身呈圓形,一周飾有凸雕的纏枝牡丹花,下飾一周仰蓮瓣,線條恣意灑脫。最特別的是這件文物“倒注液體,翻轉不漏”,人稱“魔壺”。

      4月11日,陜西考古博物館的第四展廳里,幾件青釉刻花牡丹紋瓷器吸引了頭簪牡丹、身著羅裙的湖南游客蔣朋的注意。蔣朋說,她很喜歡牡丹花。她的造型就是參考了唐代周昉畫作《簪花仕女圖》中的人物形象??吹娇讨档ぜy的瓷器,她很驚喜。

      這幾件青釉刻花牡丹紋瓷器燒制于北宋宣和五年,2020年出土于西安市長安區(qū)郭杜街道杜回村孟氏家族墓,為茶具、酒具、生活用器等耀州窯瓷器。牡丹紋線條剛勁流暢,花型飽滿大方,展現了北宋時期瓷器工藝的高超水平。

      實用價值:獨立人間第一香

      在觀賞和藝術價值之外,牡丹的實用價值也不容小覷。

      1972年,甘肅省武威市出土的東漢早期醫(yī)簡記載,牡丹作為一種重要的藥材可用作治療血瘀。在后來的《證類本草》《本草綱目》等著作中,均有牡丹入藥的記錄。

      渭南市的氣候類型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干濕季分明,土壤富含有機質,適合牡丹生長。

      2015年至2016年,中資國業(yè)牡丹產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在渭南市合陽縣、蒲城縣規(guī)?;N植鳳丹牡丹21760畝,開啟牡丹產業(yè)升級、群眾增收致富之路。

      4月11日,湖南游客蔣朋(右)在陜西考古博物館參觀。 本版照片均由群眾新聞記者 孫亞婷攝

      多年來,中資國業(yè)圍繞牡丹種植、加工、研發(fā)、觀光等環(huán)節(jié),構建一、二、三產融合發(fā)展的全產業(yè)鏈項目,已成為全國連片種植面積最大、種植水平最高、加工水平最精的牡丹全產業(yè)鏈鏈主企業(yè)。

      4月13日上午,記者來到渭南市合陽萬畝牡丹莊園。一眼望去,園里清新雅致的鳳丹牡丹長勢喜人。

      花農從5點開始忙碌,只為選取飽滿完整的牡丹全花。

      “花葉根莖籽,牡丹全身都是寶。”中資國業(yè)產品經理王杰瓊介紹,“花農采摘的牡丹全花會被及時送到我們的現代化工廠,在低溫冷庫中進行儲藏保鮮,隨后,在面積4.5萬平方米的10萬級GMP無塵潔凈車間內,或經過真空負壓蒸餾出養(yǎng)血養(yǎng)心的牡丹花瓣液,或經微波慢烘制成牡丹花蕊粉。這些營養(yǎng)豐富的原料及經過深加工后的產品深受消費者青睞,遠銷國內外。”

      說話間,幾名游客經過。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他們擷取一些牡丹花蕊品嘗起來。來自天津的游客唐暖陽說,他們是做健康產業(yè)的,來調研新產品的制作原料,對這里的牡丹花蕊很滿意,之后會展開洽談合作。

      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記者參觀了丹皮車間。在這里,生長6年以上的牡丹花根,經過刮皮、切割、抽芯、晾曬等環(huán)節(jié),就成了清熱活血的藥材牡丹皮。

      “把孩子送到學校后,我就過來工作,一天可以抽芯50公斤左右。”合陽縣百良鎮(zhèn)北岳莊村村民朱曉麗說著自己的“戰(zhàn)績”。

      “我們致力于挖掘牡丹的食用、保健、藥用及美容價值,讓牡丹成為帶動鄉(xiāng)村振興、促進群眾增收、發(fā)展文化旅游的亮麗名片。接下來,我們將聚焦技術突破,繼續(xù)深化牡丹藥用成分的提取、拓展生物醫(yī)藥領域應用、擴張國際市場、打造‘牡丹碳中和示范區(qū)’,探索生態(tài)產品價值實現機制。”中資國業(yè)董事長林奮表示。

      合陽萬畝牡丹莊園已先后被評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qū)、陜西省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陜西省定制藥園等。每年4月,這里都會開門迎客,舉辦內容豐富的牡丹嘉年華。

      “為了進一步提升游玩體驗,今年的牡丹嘉年華,我們新增了文藝表演、踅面美食節(jié)、書畫攝影展等內容,還沿著牡丹大道種植了8種觀賞牡丹。人們可以在觀景平臺上遠眺牡丹爭奇斗艷,也可穿梭在田壟間細嗅牡丹芬芳。”林奮說。(群眾新聞記者 孫亞婷)

      谷雨節(jié)氣的民間習俗

      1.祭倉頡

      “谷雨祭倉頡”是漢代流傳至今的文化傳統(tǒng)。在白水縣,谷雨時節(jié)有于倉頡廟祭祀倉頡的習俗。整個祭祀活動,以莊嚴肅穆的傳統(tǒng)禮制為規(guī)范,體現了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2.品谷雨茶

      谷雨時節(jié)是采摘春茶、品春茗的重要時節(jié),喝“谷雨茶”成為一種習俗。茶農在谷雨這一天上午采摘鮮茶葉制成干茶,茶葉沖泡后香氣宜人。

      3.谷雨貼

      谷雨以后氣溫升高,病蟲害更容易發(fā)生。為了減輕病蟲害對作物及人的傷害,人們一邊進田滅蟲,一邊張貼谷雨貼,驅兇納吉。谷雨貼屬于年畫的一種,上面繪有神雞捉蝎、天師除五毒等,有的還附有文字說明,反映了人們驅除害蟲、盼望豐收的心情。

      (群眾新聞記者 孫亞婷整理)

      谷雨農事諺語歌

      谷雨時節(jié)種谷天,南坡北洼忙種棉;

      玉米花生早種上,地瓜栽秧適提前;

      田菁苜蓿沙打旺,綠肥作物種田間;

      棉花出苗快查補,地頭地邊無空閑;

      樹木栽上細管理,否則成活難保險;

      林木果園早噴藥,花兒過密酌情剪;

      馬牛豬羊飼喂好,家禽孵化科學管。

      (群眾新聞記者 孫亞婷整理)

    編輯: 意楊

    相關熱詞: 牡丹 谷雨 興慶宮公園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