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活動旨在讓青少年更加深入地了解大遺址保護。”19日,漢陽陵博物院工作人員表示,漢景帝陽陵博物院剛剛舉辦“守護漢陽陵:應對災害與沖突,傳承歷史遺產”國際古跡遺址日主題活動,來自陜西省西咸新區(qū)秦漢學校考古社的50余名師生參加活動。
活動以實地考察開篇,講解員帶領同學們深入帝陵外藏坑、南闕門等核心遺址,講解面對災害與沖突時的保護措施,外藏坑的排水系統(tǒng)、南闕門的加固工程,讓大家切實感受到文物保護的科學性與緊迫性。在“草木護帝陵”板塊,結合相關學術成果剖析植物與遺址的生態(tài)關聯(lián),同學們實地觀察沙蒿、龍柏等植物的生態(tài)作用,理解了文物保護的多面與復雜。
現(xiàn)場考察后,學生們來到模擬考古現(xiàn)場,參與考古小課堂、鉆探、文物提取等環(huán)節(jié),了解考古知識和文物發(fā)掘風險,還通過拼接、修復瓦當,認識到文物修復的關鍵作用與文物損壞原因,激發(fā)了他們對文物保護與傳承的責任感。
(記者 張瀟)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